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開啟輔助訪問

免費發布信息

精彩推薦

天車35周年 懷舊老照片那些你沒見過的溫哥華……

[複製鏈接]

Candy發表於 2020-12-24 23: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5年前,1985年12月11日,大溫哥華地區的第一條天車(SkyTrain)線——世博線(Expo Line)正式啟用。當時正好是86年世博會在溫哥華開幕前幾個月,天車是一個重要的項目,不僅可以幫助溫哥華在世博會期間吸引遊客,還可以滿足本地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新的創造性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本身就是世博會的亮點之一,那一屆世博會的主題是“運輸和通訊:運動中的世界,觸摸中的世界”。
1.jpeg

35年前,估計很多在看這篇文章的移民朋友都還沒來溫哥華吧~有沒有一點點好奇,35年前的溫哥華是個什麼樣子呢?DailyHive總結了一些有關天車的小故事,帶我們借著天車的發展軌跡,回到舊時光。
2.jpg

1. 名稱“世博線(Expo Line)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世博線,以前直接就叫“天車(SkyTrain)”。因為當時就這麼一條天車線,2002年才有了世博線的名字,因為就在那一年,千禧線(Millennium Line)開通了,需要區分兩條線。
3.jpeg

2. 空姐制服天車乘務員
(是的,天車當年是有乘務員的)最初穿著的制服,類似於空姐的制服,但這並沒有持續太久,也就在世博會期間維持了一陣子。
4.jpeg

3. 地毯
所有最初的第一代天車都鋪有地毯,維持了很多年,這絕對是一場清潔和維護的噩夢。
5.png

4.   上下車的按
搭乘天車必須得按車門外部和內部的按鈕,才能上車和下車。天車到達車站時,第一代的車門並不能自動打開。這些按鈕在90年代初就不用了,但時至今日,仍然可以在部分老款天車的外部看到。
6.jpeg

5.   鳴喇叭
每列天車前部的隱藏式和鎖定式手動駕駛員儀錶盤均帶有按鈕,可發出電子喇叭的響聲。而且,最新天車的儀錶板上都有速度表,最高速度可達100km/h,這取決於軌道條件和設計。

6.   Main St 示範線
Main St示範線1983年先建了一段1公里長的天車線,作為示範線,以樹立公眾對天車這項重大投資的信心。這一段橫跨Terminal Ave,包括今天稱為Main Street-Science World天車站的建設。
0_2020122417353112Seli.jpg

7.   世博線
世博線分為三個階段建成1985年開放時,世博線並未從Waterfront站直接延伸至King George站。它實際上是分三個階段建造的,第一階段完工是世界博覽會之前,到達新西敏站。此後的各個階段的建設工作都在世博會之後,1990年到達Scott Road站,1994年到達King George站。
0_2020122417353113de0S.jpg

8.   世博線市區隧道
世博線市區隧道始建於1933年Dunsmuir隧道主要在Dunsmuir St下方延伸,現在由世博線使用,最初於1933年完工,當時是為了連接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olumbia Pacific Railway)的高豪港港口和福溪(False Creek)的鐵路車站。
8.jpeg

為了適應天車的需求,溫哥華在1980年代初期對這段1.4公里長的隧道進行了重大修改,這就是為什麼市中心天車站和老火車站重合的原因。

9. 體育館-唐人街站
體育館-唐人街站的第三個平臺相信有不少人好奇過,體育館-唐人街站有第三個月臺,那個月臺是幹嘛的?怎麼從來不開放?
9.jpeg

其實,體育場-唐人街車站的第三個月臺在世博會期間,提供了在福溪的世博會主要網站和高豪港的加拿大館(現在稱為加拿大廣場)之間的公車服務。
0_2020122417353116hSgR.jpg

在世博會期間,Waterfront站被分為兩半,用柵欄將普通的天車乘客與需要使用Howe St入口進入加拿大館的乘客分開。
11.jpeg

世博會結束後,TransLink便不再使用第三個平臺了,因為這實際上會使天車的操作複雜化。但現在坐到這一站,還是可以看到它。

10. 體育館-唐人街站的中文標誌
該站最初因緊鄰BC Place體育館而被稱為體育館站,在2000年代中期被更名為Stadium-Chinatown站,以幫助促進溫哥華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地區的發展。直接通往Keefer廣場和國際村的入口處的車站名稱標誌,也獲得了一個新的中文字樣。
12.jpeg

11.   體育館-唐人街站
體育館-唐人街站的地下入口體育館-唐人街車站最初在Beatty街和Dunsmuir街交叉口的西北角有第四個街道入口。從天車失物招領處目前的位置開始,一條長長的走廊通向了這個入口。但是,此街道入口最終被關閉,如今,在十字路口入口坡道上,結構的殘留仍然可見。
13.jpeg

12.   Commercial站和Broadway站
Commercial站和Broadway站眾所周知,Commercial-Broadway車站由世博線和千禧線的兩個車站合併組成,小編剛來留學的時候,經常在這個站上錯車,坐反方向……兩站分別於1985年和2002年建成。但是,直到2009年,這個換乘站都有單獨的名稱:千禧線的Commercial站和世博線的Broadway站。
14.jpeg

重命名是為了減少了一些混亂,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和加拿大線(Canada Line)的Broadway-City Hall站重名。

13.   輕軌運輸(LRT)系統
更像輕軌直到1990年代後期,千禧線一直被規劃為輕軌運輸(LRT)系統。雖然建造成本較低,但行駛速度較慢,行駛時間較長,可靠性較低,頻率較低,通行能力較低,並且會導致道路交通中斷。
15.jpeg

穿越百老匯走廊到達Arbutus和三聯市的千禧線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今天被稱為“常青線”,其實就是千禧線的延長線)原本應該在2002年開始建設,但是由於政府改變主意才拖了這麼久。

14.    初的快車服務
99 B-Line原本要通到Lougheed大溫哥華地區最初的快車服務,即99 B-Line,於1996年推出,最初運營的路線是從UBC到百老匯和Lougheed高速,一直延伸到Lougheed購物中心。
0_202012241735312278Je.jpg

2002年,千禧線開通時,99 B-Line路線被縮短為UBC到Commercial-Broadway車站之間。

15. 最初的千禧線
千禧線也是分階段建成千禧線在2002年並非全部開放。2003年修到了Lake City Way站,2006年擴展到VCC-Clark站。

16.Woodlands站
Woodlands站在新西敏隧道東口的世博線軌道的平直段是有意設計的,以允許將來增加車站。但這個車站從未建造過。
16.jpeg

17.   Gilmore站
Gilmore站格外簡陋有原因最初的千禧線車站均採用高品質建材和獨特的建築設計。比如BrentwoodTown Centre站的木制屋頂和Lougheed Town Centre站的金屬頂。但是,有一個車站與眾不同:Gilmore車站。月臺的屋頂使用劣質木質材料,並由簡單的常規結構框架支撐。
17.jpeg

該車站的設計要簡單得多,因此可以輕鬆拆卸其元件,從而可以更靈活地將其併入到將來的周邊開發專案中。

18.   高貴林港
早晚修到高貴林港作為常青線工程的一部分,在高貴林中央車站建造了一個短樁軌道轉換裝置,以使未來的千禧線能向高貴林港延伸。
18.jpeg

19.   加拿大線橋
加拿大線橋下的通道橫跨菲沙河的加拿大線大橋的下面有一個步行和自行車道。根據Google Maps的說法,使用橋樑的路徑從Marine Drive站到Bridgeport站步行路程為2.3公里,29分鐘。
19.jpeg

20.   SkyTrain車道
相當於28條車道SkyTrain提供了很大的容量,每個方向每小時可運送數千名乘客。世博線和千禧線的最終單向速度為每小時每方向運送25000名乘客。加拿大線每小時每方向運送15000名乘客,如果所有車站採用50米平臺長度標準,可以容納更高的頻率和更長的列車。以溫哥華市Granville橋的每個車道每小時可容納1750輛車、車內只有1人來比較:
20.jpeg

世博線:極限容量相當於28條車道(每個方向14條車道);目前使用的交通量相當於18條。千禧線:極限容量相當於28條車道(每個方向14條車道);目前使用的交通量相當於6條。加拿大線:極限容量等於18條車道(每個方向9條車道);目前使用的交通量相當於7條。目前,天車擁有69公里的軌道,是世界上第三長的自動列車系統,僅次於82公里的新加坡捷運和80公里的迪拜地鐵。
21.jpeg

21.   報廢車
報廢原車TransLink計畫退役並更換所有150輛最初的第一代天車,這些汽車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之間投入使用。退役將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到本世紀末,它們將被完全淘汰。

22. 天車的聲音
卡加利居民Laureen Regan是在天車所有三條線上播放的報站的聲音。
22.jpeg
她在天車中“發聲”始於2000年代初,當時總部位於卡加利的自動語音系統公司提供了千禧線和世博線的錄音。

“本文轉載自溫房網,搜索微信號wenfangwang 即可關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廣播臺

小黑屋| 溫哥華精彩生活

溫哥華美食 溫哥華景點 X3.4 © 溫哥華打工 溫哥華自由行 GMT-8, 2024-5-11 01:57 , Processed in 0.079615 second(s), 34 queries .